什么是涂料体系中颜料的凝聚?
分散的目的是在有机颜料的表面包裹上充分的展色剂或树脂,从而避免颜料粒子之间的相互接触。但有些时候,分散后的物料会重新再聚积成团,或者形成絮凝。
再聚积和絮凝有不同的含义。再聚积表示颜料又重新粘在一起,形成新的聚积。颜料粒子间相接触的地方已经没有黏结料阻隔。而絮凝是指单个颜料粒子并未丧失表面黏结料,颜料粒子只是松散聚集在一起,只要施加很低的剪切力即可被打开。颜料的絮凝在实际运用中会导致颜料的色彩特性发生改变,诸如着色力,光泽度,透明度下降,在整个色漆体系中,防止颜料的絮凝被作为重要的涂料性能指标,配方师通过改变颜料表面特性和选择正确的涂料黏结料来防止有机颜料的絮凝。
涂料中不同颜料发生分离将对整个系统带来那些不良影响?
在涂料工业中,涂料中颜料互相分离是非常常见的,特别是配方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颜料。颜料分离会导致涂层干燥后表面颜料分布不均。如果是由于颜料在涂膜表面浓度的不同而造成颜料在局部过多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发花。发花实际是颜料混合物发生垂直分散,而使颜料混合物的各组分彼此分离。在和漆膜呈垂直方向的颜料浓度相同,颜色一致,水平方向浓度不同,颜色不同,漆膜外观呈网状和条纹的颜色不均现象。
如果颜料在涂膜表面浓度相同,在涂膜内部浓度不同,我们称之为浮色。浮色是一种颜料混合物的水平分散。在水平方向颜料浓度相同,颜色一致,只是和低层颜色不一致,有机颜料浓度不同。当涂料被涂布在玻璃板上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浮色现象。颜料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和配方中不同颜料的不同迁移率有关系。分散剂能改善此类漆病。
附送
干货
涂料配色中颜料的表面处理方法
在涂料配色过程中,为改进现有品种的性能,提高其使用价值,对现有颜料的颗粒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变颜料的表面特性,使其满足更广泛的应用要求。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颜料,用于涂料中可以改善颜料的分散性与着色性,提高颜料的耐候性、耐光性及化学药品性等。
目前,颜料表面处理在我国仅处于初级阶段,颜料的应用性能与国外同结构产品差异较大。因此,如何提高颜料表面处理效果提升颜料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方法/步骤
① 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处理方法,可以改善颜料的分散性、鲜艳度、耐久性与溶剂性等。
② 有机硅、有机铝化合物对无机颜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可以降低颜料的吸油量,提高其抗紫外线能力与耐溶剂性等。
③ 颜料衍生物(有色或无色)表面改性方法,可以提高颜料的分散稳定性,提高抗絮凝性。
④无机氧化物与有机络合物沉淀改性技术,可以增强颜料的润湿性。
⑤合成复合性有机颜料技术,可以改善一些反应性能。如化学型“混晶”DPP颜料的制备。
⑥其他表面处理技术(超临界流体中颜料化技术、激光辐射颜料分散技术与离子体溅射颜料改性技术等)。
本网转载其它媒体作品时,其目的在于信息互通,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存在潜在纠纷或触碰相关法律条款,请速联系本网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修改,联系电话(021-3251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