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钛云商
采购清单
3家企业公然阻挠环保督察组执法
新型涂料网  2017-07-10

颜钛云商讯75日,环境保护部通报督察情况:28个督查组共检查374家企业(单位),发现12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37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8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5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34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21家。

 

同时揭露了3起阻挠执法事件。

 

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西辛峰村一家无名家具厂正在生产,督查人员出示执法证后,该厂员工仍强行将督查人员推出门外,拒绝接受检查,督查人员在当地公安机关抵达后才进厂,经检查发现该厂切割、打磨工序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高速薄电锯的布袋除尘器未使用。

 

督查组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中国石油渤海装备青县产业园区对巨龙钢管防腐分公司防腐车间检查时,3名园区保安冒充青东派出所工作人员欲强行带走督查人员,态度蛮横,扣留督查人员约80分钟。

 

督查人员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岷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出示执法证,并多次沟通后,该企业仍拒绝接受检查。

 

自环保督查组成立以来,阻碍执法事件并不在少数。督查组对元氏县梁特家具城现场检查时企业拒不配合检查,并将检查人员反锁在喷漆车间内20多分钟,第九督查组有关人员在河北省邢台市现场检查时执法证被抢夺,第十五督查组在对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山东绿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时执法人员被扣留超一小时。除了这些情节较严重的,还有许多企业采取拒绝开门,逃离现场等方式阻挠环保执法。

 

从拒绝接受执法,到非法扣押执法人员,再到如今假扮派出所工作人员,抗拒执法的手段可谓花样百出。

 

阻碍环保执法事件频频发生,原因何在?

 

首先,企业不配合。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对于废气废物的处置随意,偷排偷放,生产环节松懈不规范。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环保法,但处理这些废气废水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些企业便选择偷偷排放。环保督察组一来,损害了他们这部分利益,这些企业自恃背景深厚,企图对抗环保执法人员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这也是阻碍环保执法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地方政府的不重视。环保督查组对各省市企业进行环保检查,自然需要各地方政府的配合。比起几名环保执法人员来说,地方政府对与当地的企业的威慑力显然大了很多。可是,有些地方政府对于环保问题认识的不透彻,在遇到环保督查组的协助请求时有些心不在焉,重视程度不够。这也间接的导致了部分企业有胆量对抗环保执法。

 

最后,环保督查组缺乏威慑力。环保部门毕竟是国家的职能部门,某些方面相对“弱势”,在执法期间威慑力不足,在面对暴力抵抗执法事件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缺乏一定的强制手段。

 

种种阻碍执法事件可以看出,环保问题根深蒂固,情况复杂,环保督察组任重而道远。近期种种政策已经表明,国家对于环保问题非常重视,这时候阻碍环保执法无异于自寻死路,以卵击石,对于督查组指出的问题积极配合整改才是正确出路。督查组需要与公安部门、地方政府等多部门协同作战,这样才能彻底清查污染企业,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版权与责任申明:
本网转载其它媒体作品时,其目的在于信息互通,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存在潜在纠纷或触碰相关法律条款,请速联系本网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修改,联系电话(021-3251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