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钛云商讯】近日,受原料、包装以及运输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近日,华峰、浙江蓝孔雀、杭州舒尔姿、泰和氨纶等企业纷纷上调报价,涨幅多在1000元/吨。
相关厂家表示,在原料成本上升推动下,企业调价意愿强烈。目前行业总产能在50万吨左右,在市场低迷和环保整顿下,小企业产能有望加速退出,龙头企业份额将提升。综合氨纶行业上市公司公告显示,相关企业一季报和半年报业绩大幅好转。
华峰氨纶:氨纶量价齐升,业绩大幅扭亏
华峰氨纶发布 2017年度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8.46亿元,同比增长 50.75%; 实现营业利润 2.22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4.05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2 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 4.13 亿元,按 16.77 亿股的最新股本计,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11 元。
报告期内,公司氨纶新建产能投产,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单位成本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 而上年同期由于全资子公司辽宁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上年同期亏损, 以上是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扭亏的主要原因。
华峰氨纶是国内氨纶行业龙头企业, 目前氨纶生产能力达 11.7 万吨, 2016年国内市场占有率 23%, 位列第一。近年来氨纶行业骨干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成本优势进一步体现,尤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规模实力弱、技术升级慢、运行成本高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压力,氨纶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 公司作为国内氨纶行业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 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未来伴随重庆子公司 9 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投产,公司行业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规模效益将进一步凸显, 以最新股本计算,预计公司 2017-2019 年 eps 为 0.26、 0.32、 0.38 元。
泰和新材:坚持氨纶差别化策略,稳步开拓芳纶市场
随着氨纶景气上行,价差持续扩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此外公司芳纶业务高端市场稳步推进。预计公司 2017-2019 年 eps 为 0.23/0.30/0.35 元。
坚持氨纶产品差别化策略,未来发展可期: 公司是国内首家氨纶生产企业,具备 4.5 万吨/年氨纶产能, 位居国内前五。 近年来公司坚持实施氨纶产品差别化策略,在行业整体低迷期间(2014-2016 年),氨纶业务仍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和产销率, 并于 2016 年实现氨纶产品产销新高。公司在细分应用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有望于这一轮氨纶涨价潮中率先受益。 随着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推进高端产品产业化, 氨纶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芳纶行业领军者,稳步开拓高端领域: 公司是芳纶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企业,其中间位芳纶产能全球第二,产品主要用于环保过滤和阻燃防护领域;对位芳纶产能全国第一,产品主要用于光缆、汽车和防弹领域。近年来公司遵循差异化、高端化策略, 不断开拓军工、民用等高端领域应用。在间位芳纶上, 开拓附加值更高的防护市场,减少低端滤料市场销售;对位芳纶上,不断推进防弹、室外光缆等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 另外,公司已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 2 项关键军品证书,有望加速芳纶产品在军用防护、防弹领域的拓展。
本网转载其它媒体作品时,其目的在于信息互通,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存在潜在纠纷或触碰相关法律条款,请速联系本网站,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修改,联系电话(021-32513560)。